首頁 / 新聞詳情
獸用中藥新藥研究各階段藥學研究技術 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3-28 11:50
- 訪問量:
【概要描述】為促進獸用中藥研發,加強獸用中藥藥學研究指導,根據《獸藥注冊辦法》等規章,農業農村部獸藥評審中心起草了《獸用中藥新藥研究各階段藥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等四份征求意見稿內容,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獸用中藥新藥研究各階段藥學研究技術 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
【概要描述】為促進獸用中藥研發,加強獸用中藥藥學研究指導,根據《獸藥注冊辦法》等規章,農業農村部獸藥評審中心起草了《獸用中藥新藥研究各階段藥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等四份征求意見稿內容,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3-03-28 11:50
- 訪問量:
獸用中藥新藥研究各階段藥學研究技術
指導原則(征求意見稿)
一、概述
獸用中藥新藥研究是一項涉及藥學、藥理毒理、臨床等多學科研究的系統工程。藥學研究主要包括處方藥味及其質量、劑型、生產工藝、質量研究及質量標準、穩定性等研究內容。獸用中藥新藥研究應在中獸醫藥理論指導下,根據中藥特點、新藥研發的一般規律及不同研究階段的主要目的,開展針對性研究,落實藥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促進中藥傳承與創新,保證藥品安全、有效、質量可控。
本指導原則主要針對獸用中藥新藥申請臨床試驗、Ⅲ期臨床試驗前、申請上市許可及上市后研究各階段需要完成的藥學主要研究內容提出基本要求,為獸用中藥新藥研究提供參考。對于具體產品不必拘泥于本指導原則提出的分階段要求,應根據產品特點,科學合理安排研究內容。
二、一般原則
(一)遵循中獸醫藥理論指導
獸用中藥新藥藥學研究應在中獸醫藥理論指導下,尊重傳統經驗和臨床實踐,鼓勵采用現代科學技術進行研究創新。
(二)符合中藥特點及研發規律
應根據中藥的特點及新藥研發的一般規律,充分認識中藥的復雜性、新藥研發的漸進性及不同階段的主要研究目的,分階段開展相應的研究工作,體現質量源于設計理念,注重研究的整體性和系統性,提高新藥的研發質量和效率,促進中藥傳承和創新發展。
(三)踐行全生命周期管理
獸用中藥新藥藥學研究應體現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強藥材、飲片、中間體、制劑等全過程的質量控制研究,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藥特點的全過程質量控制體系,并隨著對產品認知的提高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持續改進藥品生產工藝、質量控制方法和手段,促進藥品質量不斷提升。
三、基本內容
(一)申請臨床試驗
應完成下列藥學研究工作,為臨床試驗提供質量基本穩定的樣品,滿足臨床試驗的需求。研究內容包括固定處方藥味和給藥途徑;明確藥材基原及藥用部位、飲片炮制方法、制備工藝;建立質量標準,基本完成安全性相關的質量控制研究,達到質量基本可控;保證臨床試驗用樣品質量穩定。
1. 處方藥味及其質量
獸用中藥新藥的處方藥味(包括中藥飲片、提取物等)應固定。明確藥材的基原、藥用部位、質量要求、飲片的炮制方法及質量標準等。關注藥材的產地、采收期(包括采收年限和采收時間,下同)等。
為保證獸用中藥新藥質量穩定,應關注所用藥材的質量及其資源可持續利用,對野生藥材應按照相關要求開展資源評估研究。對于確需使用珍稀瀕危野生藥材的,應符合相關法規要求,并重點考慮種植養殖的可行性。
2. 劑型及制備工藝
在中獸醫藥理論指導下,結合人用經驗、各藥味所含化學成份的理化性質和藥理作用等,開展獸用中藥新藥制備工藝研究。
應進行劑型選擇、工藝路線及主要工藝參數研究,明確劑型和制備工藝,說明其選擇的合理性。明確前處理、提取、純化、濃縮、干燥等方法及主要工藝參數,基本明確中間體(如浸膏等)的得率/得量等關鍵工藝指標。進行制劑處方設計及成型工藝研究,明確所用輔料、成型工藝及其主要工藝參數。
制備工藝應經中試放大研究確定,明確主要工藝參數??紤]商業規模生產設備的可行性和適應性。
非臨床安全性試驗用樣品應采用中試及以上生產規模的樣品。
3. 質量研究及質量標準
對獸用中藥新藥用藥材/飲片、中間體、制劑及輔料開展質量控制研究,建立質量標準。應圍繞藥品的安全性、有效性開展質量研究,重點對影響安全性的質控項目進行研究,如毒性成份及其控制,建立質量控制方法。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質量研究及質量標準應逐步完善。
4. 穩定性研究
進行初步穩定性研究,選擇適宜的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容器,研究確定貯藏條件,保證臨床試驗用樣品的質量穩定。
(二)Ⅲ期臨床試驗前
臨床試驗所用樣品一般應采用生產規模制備的樣品,生產應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要求。
1. 處方藥味及其質量
在前期固定藥材基原及藥用部位、飲片炮制方法等研究基礎上,通過對處方中藥材的產地、采收期及產地加工、生產方式(野生、種植養殖、其他方式)、貯藏方法和條件等對藥材質量影響的系統研究(包括文獻研究),完善并確定藥材相關信息,保證藥材質量穩定。并應對藥材、飲片等的質量標準進行不斷研究完善。對于確需使用珍稀瀕危野生藥材的,應開展種植養殖技術研究。
2. 生產工藝
根據前期臨床試驗情況和研究結果,完成規?;a研究,固定生產工藝并明確詳細的工藝參數,確保Ⅲ期臨床試驗用樣品質量穩定。在工藝路線及關鍵工藝參數不變的前提下,若需要對工藝參數、成型工藝、輔料、規格等進行變更的,應根據實際發生變更情況,參照相關技術指導原則開展研究工作,說明其合理性、必要性,必要時提出補充申請。
3. 質量研究及質量標準
繼續開展質量研究和質量標準完善工作,如增加專屬性鑒別藥味、多指標的含量測定等。根據產品具體情況開展安全性相關指標(如重金屬及有害元素、農藥殘留、真菌毒素)的研究,視結果列入標準,以更好地控制產品質量。
4. 穩定性研究
繼續進行穩定性研究,保證確證性臨床試驗用樣品的質量穩定。
(三)申請上市許可
應完成全部藥學研究工作,明確生產工藝及關鍵工藝參數的合理范圍,建立基本完善的質量控制方法,保證上市后藥品與確證性臨床試驗用樣品質量一致。
1. 處方藥味及其質量
根據非臨床安全性試驗用樣品、臨床試驗用樣品所用藥材/飲片情況,結合藥材/飲片相關研究結果,固定藥材基原、藥用部位、產地、采收期、加工方法及飲片炮制工藝參數等。結合臨床試驗情況及制劑需要,完善藥材、飲片等質量標準。
為保證藥材質量及資源可持續利用,應按照相關要求完成藥材資源評估;對于使用的珍稀瀕危野生藥材,應滿足上市后生產的需要。
2. 生產工藝
根據確證性臨床試驗用樣品的制備工藝,建立生產過程的控制指標,完成商業規模的生產工藝驗證,確定申請上市的生產工藝及工藝參數,確定中間體(如浸膏等)的得率/得量范圍等,更好地控制產品質量的一致性。生產工藝應穩定可行,生產條件應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的要求。所用輔料應符合關聯審評審批相關要求。
3. 質量研究及質量標準
應加強藥材/飲片、中間體、制劑及輔料、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容器的質量研究,關注生產過程的質量變化,構建完善的質量標準體系,實現藥品全過程質量控制。
制劑質量標準的制定應根據確證性臨床試驗用樣品的檢測結果,反映臨床試驗用樣品的質量狀況,含量測定等檢測指標應制定合理的范圍,確保制劑質量穩定。根據產品特點,探索建立指紋或特征圖譜、生物活性檢測等項目。
4. 穩定性研究
根據生產規模樣品的穩定性考察結果,確定有效期及貯藏條件。
明確直接接觸樣品的包裝材料/容器及其質量控制要求。所用直接接觸樣品的包裝材料/容器應符合關聯審評審批相關要求。
(四)上市后研究
繼續加強質量控制研究,對野生藥材開展規?;N植養殖研究,建立藥材種植養殖基地,保障藥材質量穩定和資源可持續利用。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生產設備的更新以及對產品認識的不斷深入等,開展相關研究;結合生產實際和臨床使用情況,不斷積累相關數據,關注藥品有效性、安全性及質量可控性,建立完善全過程質量控制體系,推動藥品質量不斷提升。
四、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新藥研究各階段藥學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 2020年11月2日.
2.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藥品注冊管理辦法》,2020年.
3.《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2019年.
4.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獸用中藥新藥用藥材質量控制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2020年.
5.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獸用中藥新藥質量標準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2020年.
6.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獸用中藥新藥用飲片炮制研究技術指導原則(試行)》,2020年.
7.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天然藥物提取純化研究技術指導原則》,2005年.
8.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中藥、天然藥物制劑研究技術指導原則》,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