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詳情
我國飼料與畜產品的國際貿易發展路徑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2-12-08 14:15
- 訪問量:
【概要描述】 近年來,我國畜產品和飼料產品的國際進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對外貿易增長迅速。當前,我國畜產品和飼料產品進出口國際貿易整體呈現出貿易逆差不斷拉大的特征,具體體現為出口額低于進口額、出口增速低于進口增速以及進出口市場差異較大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有畜產品和國產飼料與價格高、國產飼料與畜產品產品質量不高、國內畜牧業發展、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以及國際貿易專業人才資源支撐不足。對此,首先要努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價格;其次要優化生產加工工藝,不斷提高國內產品質量;最后應加在力度引進和培養國際貿易專業人才。
我國飼料與畜產品的國際貿易發展路徑
【概要描述】 近年來,我國畜產品和飼料產品的國際進出口貿易規模不斷擴大,對外貿易增長迅速。當前,我國畜產品和飼料產品進出口國際貿易整體呈現出貿易逆差不斷拉大的特征,具體體現為出口額低于進口額、出口增速低于進口增速以及進出口市場差異較大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有畜產品和國產飼料與價格高、國產飼料與畜產品產品質量不高、國內畜牧業發展、市場需求不斷增加以及國際貿易專業人才資源支撐不足。對此,首先要努力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價格;其次要優化生產加工工藝,不斷提高國內產品質量;最后應加在力度引進和培養國際貿易專業人才。
- 分類:行業動態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2-12-08 14:15
- 訪問量:
1、中國飼料與畜產品國際貿易逆差不斷拉大
通過分析中國海關2014~2018年中國飼料與畜產品進出口數據發現,近年中國飼料與畜產品進出口貿易逆差不斷拉大,具體表現為出口量顯著低于進口量、出口增速遠低于進口增速以及進出口市場差異大等。
1.1 出口額低于進口額
同龐大的進口額相比,中國飼料與畜產品的出口額較低直接導致了中國飼料和畜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貿易逆差。2014年中國飼料的進口額為112.23億美元出口額僅僅為24.95億美元。貿易逆差為137.18億美元。在此之后的5年內飼料的進出口貿易逆差不僅沒有得到扭轉反而不斷拉大,至2018年,中國飼料的進口額為248.26億美元,出口額為31.27億美元,貿易逆差逐年遞增至279.53億美元。5年間,我國飼料行業的進出口貿易逆差增長了103.77%(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2019)可以說是增長十分迅速。一定程度上可以從側面佐證,我國飼料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不足。與飼料產業類似,2014年我國畜產品的進口額為221.7億美元,出口額為68.4億美元,國際貿易逆差為153.3億美元。至2019年,我國畜產品進口額達到362.23億美元,出口額為65.01億美元,貿易逆差為297.2億美元,6年間,畜產品進出口國際貿易逆差增長了93.87%(國家統計局,2020)。相較于飼料產業貿易逆差的增長速度,畜產品的進出口國際貿易逆差增速較低,但仍然處于較高的增長水平。
1.2 出口增速低于進口增速
近年來,我國飼料與畜產品的出口額一直遠低于進口額,呈現出較為懸殊的差距,即較大的貿易逆差。同時,盡管飼料與畜產品的出口規模近年來仍在不斷增長, 但出口規模的增長速度遠低于進口規模的增長速度。2018年,我國飼料產業進口額從2017年的206.33億美元增長到248.26億美元,進口規模增速為20.3% ;與之相比,我國飼料產業的出口規模從2017年的28.94億美元增長到31.27億美元,增速僅為8.1%??梢钥闯?,我國飼料產業的進出口貿易均呈現出增長的發展特征,但進口增速遠高于出口增速(王濟民,2016)。由于進口規模增速高于出口規模增速,因此,飼料產業的進出口貿易逆差也呈現出不斷增加的發展趨勢。2015 年我國飼料產業的進出口國際貿易逆差規模為113.54 億美元,至 2018 年,我國飼料產業的進出口國際貿易逆差規模達到279.53億美元,貿易逆差在5年間增長了146.20%。與我國飼料產業進出口發展方向稍有不同, 我國畜產品的出口額于2019年出現了下降趨勢,而進口額仍以較高的速度增長,2019 年,我國畜產品出口額較2017年畜產品出口額降低了約 5%,進口額從2017年的285.22億美元增長到362.23億美元,增長了約 27%,這就導致我國畜產品的進出口國際貿易逆差由2018年的216.62億美元增長到297.2 億美元,增長速度達到37.2%。
1.3 進出口市場差異較大
在進出口市場方面, 我國飼料產品與畜產品國際貿易呈現出較為一致的特征。首先,我國飼料產品和畜產品的進口市場大多來自歐美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這與歐美發達國家發展較為成熟的大規模機械化糧食作物種植生產農業發展模式有關,由于美國、澳大利亞等歐美發達國家地廣人稀,擁有較為豐富的耕地資源,同時歐美發達國家大規模機械化農業種植發展歷史悠久,農作物尤其是糧食作物的種植生產效率高,這使得歐美發達國家的農作物尤其是糧食作物供給量較大。相應的, 歐美發達國家的畜牧業的發展歷史也較為悠久,也已經形成了較為發達且成熟的生產作業流水線,生產效率較高,加之這些歐美發達國家的人口相對較少,盡管國內對于畜牧業產品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彈性較小,但從總量角度來說,相對我國來說,歐美發達國家的畜產品和飼料產品需求規模相對較小,消費市場也相對較小,能在保證國內畜牧產品市場供給的基礎上形成較大的出口規模。其次,我國飼料產品和畜產品的出口市場大多集中在日本、韓國、越南等周邊國家。一方面,相對日本、韓國和越南等國來說,我國幅員遼闊, 自然資源相對豐富,飼料產品和畜產品的種植和生產規模相對較大,形成了對這些國家和市場的出口國際貿易。
2 中國飼料產品與畜產品國際貿易發展建議
2.1 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產品價格
當前,我國飼料與畜產品之所以呈現出貿易逆差不斷拉大的貿易發展特征,離不開國產產品與海外進口產品之間倒掛的價格機制。應充分認識到我國國產飼料與畜產品在國際市場中的價格劣勢,這是由于我國當前生產技術水平限制,導致飼料產品與畜產品產能不能滿足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需求;二是由于我國在物流冷鏈等方面的技術不夠成熟,管理不夠精細化。在當前經濟結構轉型的背景下,我國飼料產業整體呈現出從南方向北方、從東部到西部、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的特征下, 飼料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要更加注重優化生產加工工藝與流程,更新飼料加工設備和加工技藝、 提高飼料產品的生產效率,擴大飼料產品產能,盡可能地滿足我國畜牧業對飼料產品的需求。同時我國畜產品生產加工企業也要注重更新養殖生產技術,特別是需要優化畜產品企業生產加工流程, 減少產品損耗率,提高生產效率,擴大我國畜產品產能,在滿足不斷增長的國內居民對畜產品需求的同時也能滿足出口市場的巨大需求。同時,也要加快物流冷鏈等飼料產業和畜牧業發展基礎配套產業的發展,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畜產品生產運輸需求。
2.2 優化生產加工工藝,提高國內產品質量
當前我國畜產品和飼料產業進入了中低速發展階段,為我國飼料產業和畜牧業生產開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了較好的發展機會。我國飼料企業和畜產品生產企業應抓住這一發展機遇,在產品質量上下功夫。飼料企業要不斷改進生產加工工藝,對標國際一流飼料產品標準,著力提高飼料產品的營養、環保、安全,嚴格把控飼料原料的來源和品質;審慎選擇飼料添加劑,加快飼料產品研發工作,研究低副作用高效能的飼料添加劑;精準管理飼料研發與生產,飼料生產要形成標準化、專業化的生產流程,并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嚴格把關。
當前畜牧業規?;l展速度不斷加快,中小型養殖戶被大中型畜牧企業收購,逐漸退出市場競爭,因此,需要畜產品生產企業在發展大規模專業化養殖作業的過程中更加注重精細化管理, 如根據國際市場行業標準與不同飼料的添加成分謹慎選擇飼料種類,利用先進的養殖監控設備監控牲畜生命體征與身體健康狀況,精細化管理畜產品的生產全過程。同時可以利用國際先進的鎖鮮技術最大程度地保證畜產品在運輸過程中的品質。
2.3 引進培養國際貿易專業人才
了解進出口國際貿易規則對發展國際進出口貿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飼料企業和畜牧業企業首先要充分認識國際貿易規則的重要性,在擴大產能、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應了解國際市場飼料和畜產品行業的準入標準,熟知國際貿易的相關規則,在國際貿易合理規則下開展飼料與畜產品進出口國際貿易活動。對于國際貿易規則的熟悉離不開引進專業的國際貿易人才。這不僅需要中西部飼料與畜產品企業要提高國際貿易先進人才的薪資待遇,還需要行業協會與政府共同努力,通過多種方式為國際貿易專業人才提供更好的就業發展環境,彌補中西部地區不夠發達的現狀,如制定人才引進計劃,給予專業人才就業補貼、安家補貼等,幫助國際貿易專業人才解決落戶、配偶就業及子女入學問題等。
【聲明】文章部分內容摘自互聯網,文章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客服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